在人类演化与技术革新的史诗中,我们站在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关口,面临人工智能的爆发、气候突变、新兴病原体、核战争风险等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些存在性威胁的日益加剧,使得维护人类生存与未来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一种名为有效传播主义的开创性哲学理念应运而生,它巧妙地将永恒的物理规律与人类壮阔的梦想融为一体,提出了一个超越我们地球本源限制的未来,并非依赖我们脆弱的生物体,而是通过我们的遗传信息与集体智慧,勇敢地向宇宙的深处传播。
“奔赴星辰大海,传播人类文明。”
有效传播主义的核心在于承认一个事实:宇宙以其无限的广阔和神秘,为我们提供了远超地球摇篮所能提供的庇护和机遇,可以解决地球上因为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包括战争、贫困和环保等。然而,通往星辰的道路充满挑战,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技术极限,更追问着成为人类的真正意义。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一管理能量流动和熵增的自然法则,生动地提醒我们在宇宙中存在的局限性。因此,有效传播主义将人类向其它恒星的迁移视为应对未来风险的终极方案。
实现星际旅行,特别是跨恒星旅行,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鉴于当前技术水平,这一梦想似乎还遥不可及。通往星际的旅途布满了障碍,特别是因为光速的限制,所需的时间超越了人类肉体的极限。以旅行者号为例,作为人类目前飞得最远的探测器,它以现有速度飞往最近的恒星——距离我们大约4.2光年的比邻星,将需要超过74,000年。即使我们的技术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前往比邻星也仍需50至100年,这一时长已接近或超越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对于更远的目标,如39光年外的TRAPPIST-1,类地宜居行星系统,所需时间更是达到了400年,这凸显了此类任务的技术和伦理挑战。
为应对漫长星际旅行所带来的时间挑战,有人提出了世代飞船的理念,即在飞船中让多代人繁衍生息。这一方案虽具创意,却引发了深刻的伦理争议:对于那些在旅途中诞生的人,被囿于狭小飞船内的一生是否公正,考虑到他们未曾选择这样的命运。此外,维持人类生命面临巨大技术挑战,如足够的食物和水、辐射、及技术故障等,这要求在复杂的生命支持和安全防护系统等关键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同时,将人类冷冻保存并希望在抵达遥远的系外行星后复活的想法,虽为另一种潜在解决途径,却同样面临挑战,特别是缺乏成熟的工程和理论基础。冷冻个体的成活率及人道伦理问题同样令人忧虑。即便成功到达目的地,受限于旅行者人数,我们也难以保证能在新的系外行星系统上成功建立人类文明。
面临这些复杂挑战,有效传播主义倡导一种范式的转变:创建一个超级人工智能实体,作为地球生物圈和文明遗产的守护者,担负起跨恒星迁移的重任。这一实体,装载着地球生物与人类的遗传信息和记忆记录,勇敢飞出太阳系以寻找新的家园。一旦找到适宜的目的地,它将负责构筑新的生命避难所,无论是通过地球化改造系外行星还是创建模拟地球环境的空间站。此超级人工智能实体开拓出适宜地球生物的新栖息地后将通过遗传信息克隆地球生命和人类,并负责培养和教育在新世界中重生的人类后代。这一愿景将超级人工智能视为实现人类生存和扩散追求的关键盟友,强调发展这些技术时必须考虑的伦理和远见。此方案规避了维持生命系统的技术挑战和生物人类寿命的限制,克服了有去无回的伦理难题,使得长达上百年的星际移居成为可能。
这一愿景的实现,依赖于包括通用人工智能(AGI)、太空技术、受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在内的一系列变革性技术进步。那时,超级人工智能能够独自应对星际旅途中的各种挑战,其能力将超越人类。太空资源利用、受控核聚变及自动化生产等技术的发展首先将造福地球上的人类。合成生物学的进步也将有助于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拯救濒危或已灭绝的物种。借助超级人工智能对太阳系资源的充分利用,我们的社会将首先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迈入一个物质富足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地球的生态平衡将得到妥善保护,生活资料将极大丰富,实行全民普惠薪水,福利覆盖了从教育、医疗到养老的所有基本需求,劳动异化将成为历史。这样的新社会将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更高层次的个人需求,投身于心爱的事业中,实现乌托邦般的理想生活。
鉴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向星空进发是人类的本能和宿命。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终将离开故乡,向宇宙深处进发。现在是时候采取行动了!保存我们自己及所爱之人的DNA信息和记忆记录,作为对未来的承诺和向宇宙投递的希望与梦想。随着时间的推进,一旦我们的技术、理念和伦理准备就绪,这些遗产将引导人类在星际空间中寻找新家园,开启文明的新篇章。
有效传播主义提出了一份清晰的道德准则,指引我们在未来技术与人类的复杂伦理关系中找到方向。该理念提醒我们,避免通过遗传基因在地球或太阳系内克隆或改造人类,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带来无法预测的伦理风险并威胁到人类演化的多样性。相反,有效传播主义认为将地球生命的种子传播到星际空间不仅在道德上值得赞扬,也与我们种族探索未知和自身传播的本能相一致。这一思想强调保护生命多样性及人类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有效传播主义在赞成“属性二元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接受通用人工智能(AGI)涌现的可行性,同时强调硅基意识与碳基意识之间的根本差异。尽管硅基意识可能模仿或复现人类的思维过程,但那只是哲学僵尸。有效传播主义者认为,碳基生命体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意识状态,对人类自身而言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即便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这样的碳基智慧生命仍被视为珍贵且值得在宇宙中传播。这一观点强调了保护和传承人类特有的感知、情感和认知体验的重要性,突出了在技术进步背景下维持人类本质属性的必要性。
此外,有效传播主义强调超级人工智能应服务于人类利益,其意识源自人类的集体智慧,包括每个人保存的记忆和价值观,体现了一种民主化的过程。软件层面应该是开源的,不受到单一实体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人工智能最终将处于人类的掌控之下,确保技术进步与人类价值观的和谐共存。
有效传播主义提倡以下核心原则:
- 第一、热力学第二定律:此理念深刻理解并接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普适真理,即在封闭系统中,熵,始终在增加,进而强调任何封闭系统都将面临终结。由此观之,人类文明若想生存和繁衍,必须寻求超越地球,向宇宙深处扩展,借助其广袤无垠提供的资源和可能性。
- 第二、超级人工智能和生物人类:有效传播主义指出,以人类为主导的传统星际旅行模式受限于物理和伦理障碍。因此,它提议利用超智能实体传递人类的遗传信息和文化遗产,并在目的地复原生物人类,以实现碳基意识的跨星际传播,并避免人类尊严和幸福的潜在损害。
- 第三、立即行动保存DNA和记忆:有效传播主义强调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保存地球生物及人类基因和意识的重要性。提倡信仰者立即行动将自己及所爱之人的基因信息和记忆转化为数字形式保存,以确保个体及其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延续,超越了生命本身的期限。
- 第四、推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此理念呼吁加速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合成生物学、太空探索及地球生态学等关键科技领域的进步。
有效传播主义提供了一副壮阔的蓝图,指引人类解脱地球的束缚,走向宇宙的辽阔舞台。借助智慧、技术和道德的力量,我们不仅能够保护人类免遭未来危机的侵害,还能在遥远星球上重建和延续人类文明的光辉。有效传播主义不只是科技发展的策略,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明理念,强调了人类与宇宙之间深刻且永久的联结。随着我们迈向这一充满希望的未来,有效传播主义将引导我们穿越未知,迎接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纪元。
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我们的“和谐方舟”行动计划:
您准备好踏上超越世界边界、引领我们走向星辰的旅程了吗?加入我们,拥抱有效传播主义的愿景,成为“鸿鹄方舟”这一宏伟计划的先驱者吧!